Dr Kelvin

外科專科醫生

健康資訊平台
健康資訊查詢: 星期一至星期五 08:00-17:00 星期六 08:00-12:00 星期日休息
電話 +852 2332 9298
a
Dr. Kelvin

博客

Dr. Kelvin

甲狀腺腫瘤治療會有副作用?帶你了解各種療法的副作用!

甲狀腺切除手術是一種常見用於治療甲狀腺疾病的手術,其他治療方法包括放射性碘治療和標靶藥物治療等方法。然而,這些治療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以下會講解各種治療方法的副作用。

 

Q1.切除手術會有甚麼副作用?
A. 針對惡性的甲狀腺腫瘤,進行外科手術切除是最常見的治療方法。醫生會根據患者腫瘤的大小和擴散程度,從而決定切除局部或全部的甲狀腺。然而,手術伴隨着一些風險,患者亦可能會出現一些併發症。

由於喉返神經幾乎跟甲狀腺黏在一起,手術有機會使喉返神經受拉扯或損傷,導致聲帶功能受損和聲音沙啞。如果兩邊聲帶功能受損,甚至會影響呼吸,需要做氣管造口手術。喉返神經受拉扯導致的聲沙情況大部份是暫時性的,大約一至兩個月就會好轉。如果超過6個月未恢復正常活動,可能是永久性聲帶麻痺。

其次,部分甲狀腺功能亢進或甲狀腺腫瘤較大的患者的頸部較容易出現手術後血腫,導致呼吸困難,並可能需要再次手術來止血。

另外,手術可能使副甲狀腺受到損傷,副甲狀腺是位於甲狀腺附近的小腺體,其功能是調節鈣平衡和血鈣水平,如果副甲狀腺受到損傷或被切除,可能會影響鈣的正常吸收和代謝,導致血鈣水平偏低及血鏻偏高,進而引發一系列與缺鈣相關的症狀,例如抽筋、手腳發麻等。

手術切除全甲狀腺後,亦可能會出現甲狀腺素過低,導致怕冷、易倦、變胖、嗜睡、水腫等後遺症,可能需要終生服用甲狀腺素。

 

Q2.放射碘治療會有甚麼副作用?
A.手術切除甲狀腺後,醫生會根據病理報告的結果來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接受放射碘治療,以清除手術後殘留的癌細胞。放射碘治療涉及口服高劑量的碘,如果劑量超過30毫居里,患者通常需要在隔離病房中住院數天。出院後,患者仍需要避免與幼童和孕婦接觸,大約維持兩周即可,以免其他人受到幅射的影響。

放射碘停留在人體內的放射性較為持續,但對人體沒有太大的危害。不過服食放射碘後頸部可能會發脹,甚至出現嚴重腫脹,引致氣管受壓,令人呼吸不暢或感到痛楚。其他暫時性的副作用包括輕微的食慾不振、噁心、頭暈、嘔吐、皮膚搔癢以及輕微的頸部疼痛等,通常幾天後就會消失。另外,患者在半年內不宜懷孕。

 

Q3.標靶藥物治療會有甚麼副作用?
A. 對於無法透過手術切除的甲狀腺癌,或出現遠端器官轉移而無法吸收放射碘的病人,醫生可能會選擇使用標靶藥物治療。例如蕾莎瓦(Sorafenib)和樂衛瑪(Lenvatinib),這兩種標靶藥物可能導致患者出現高血壓、頭痛、甲狀腺功能失常、腎功能異常等副作用。

 

甲狀腺腫瘤的治療方法均有不同的副作用,若出現不適,建議尋求醫生的協助,治療後應定期覆診,以確保病情得到控制。